丹黄满目香盈袖,正好是秋天。芗林燕后,栴林供罢,尽许参禅。
当时曾盼,一枝折取,十缶传宣。而今只向,小山招隐,橘录旁笺。
陈去病(1874—1933),中国近代诗人,南社创始人之一。江苏吴江同里人。因读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”,毅然易名“去病”。早年参加同盟会,追随孙中山先生,宣传革命不遗余力。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,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,风格苍健悲壮。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(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,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)中文系教授。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、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。1933年,病逝于故乡同里镇。
谁凿云根清气泄,混混源泉流不竭。
味极太古比龙涎,饮之令人骨清彻。
父老为云有葛仙,丹成此地经多年。
寂寞烟霞洞云静,惟留斯迹令人传。
春寒还未减,日暖总相宜。出郭寻芳远,缘林吐艳迟。
柳芽黄欲绽,草色翠将滋。天节催人景,流光付酒卮。
梅窗月影两清奇,一任园亭静乐之。琼浦珠圆光的历,玉龙鳞细影参差。
花痕印户重重上,桂魄穿帘旋旋移。岁晚功成尘事少,正宜梅月结相知。
古寺荒凉蔓草生,青山回合暮云平。当年遗迹俱尘土,惟有流泉是旧声。
夫首飞蓬妇亦然,一枝横桨棹渔船。饥寒相对何惭色,愁是鲥鳇鱼鲊钱。
至节得休暇,闭关宜燕居。孤怀愁易切,远信语多虚。
寿酒教儿劝,祥云听史书。亲知半湖海,无地问何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