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去病(1874—1933),中国近代诗人,南社创始人之一。江苏吴江同里人。因读“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”,毅然易名“去病”。早年参加同盟会,追随孙中山先生,宣传革命不遗余力。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,都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,风格苍健悲壮。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(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,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)中文系教授。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、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。1933年,病逝于故乡同里镇。
水落蒹葭,白露冷、长养横行之物。夜雨疏灯照蜗涎,晓起枯黏满壁。
物色堪嗟,人情可慨,愁鬓添新雪。飘然霞外,神仙真是豪杰。
故园酒熟鸡肥,相对青山,有约黄花发。但得天恩容拂袖,眼底风波自灭。
宠辱闻惊,是非妄恼,胸次无毫发。寸心皎皎,争光天上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