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年来万事非,山门可复似年时?承平扫塔犹无分,衰暮皈禅未有期。
吊古却添今昔感,纪游况积死生悲。画师诗老相随尽,墨帐平居尚此遗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石间道人影,见者恒髣佛。浮云过列仙,与语呼之出。
身亦竟不出,影亦竟不没。含涕谢仙人,天地此终毕。
中夜对酒,徙倚徬徨。庭临东海,发发星光。南箕如舌,北斗主张。
历历古今,治乱何尝。伍员入吴,伊尹归汤。栖栖鲁儒,戚戚楚狂。
闻言不信,听谗则详。天运所为,群和一倡。谁为黼黻,颠倒衣裳。
谁为嘉宾,吹笙鼓簧。我矢用直,我弓用强。射尔卷舌,遂扫欃枪。
主悦臣安,顾见凤凰。麒麟在囿,元龟在堂。朱草烨烨,驺虞将将。
出照卿云,处荫重房。元气开明,乐哉未央。
爱此凌霜操,移来独占春。贞心初得地,劲节始依人。
笼月烟犹薄,当轩色转新。枝低无宿羽,叶静不留尘。
每与芝兰近,常惭雨露均。幸因逢顾盼,生植及兹辰。
当年辞聘幣,高卧鲁郊西。
道与常流别,名将往哲齐。
细虫喧四壁,芳草暗前蹊。
犹有谈玄叟,时时一杖藜。
登高非为赏晴晖,东望台澎云水微。一别岂成千古恨,卅年不见片帆归。
渡头已建新渔港,江畔还存旧钓矶。何日重临舒老眼,家山景色认依稀。
懒性生憎世累萦,功名从此不相能。堂成自可同兰若,客至何妨话葛藤。
仪宇如如瑶圃月,心怀炯炯玉壶冰。扁舟早晚相寻去,湖上群峰取次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