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意溪行讨得源,廿年如梦漫留痕。平生事事蹉跎过,犹及衰残筑此墩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门掩落花人别后,窗含残月酒醒时。(《愁诗》,见《吟窗杂录》)
前来楼子妙凌空,若比今生是下中。曾与阿衡调鼎铉,拟教周昉画屏风。
再生桧老无多绿,四季花凡一饷红。认得洛阳人未识,信知天地有奇功。
走马蓟门远,酬恩壮士心。逢僧修白业,赠客辄黄金。
酒脱貂裘得,才因幕府深。看君无不可,宝剑是知音。
细柳名传汉尉时,于今柳色戟须眉。连旌自令风云合,坚壁宁誇介胄奇。
一日师中军礼见,千秋阃外将权知。我来吊古方徐辔,天子当年不敢驰。
谁将万卷老颜回,碎屋三间紫翠隈。万古不花文字眼,先生元是活书堆。
自家朗月天无限,到处浮云水一杯。打得人间糟粕透,庖羲画画是秦灰。
久宦东牟,清门高广,自然别有行藏。吕真遗训,一指遇重阳。拂袖西秦顺化,真功就、复返吾乡。朝元去,回颜换质,处处显嘉祥。昌阳留异迹,普天设教,劝*心香。得灵源开悟,独处清凉。宝鼎丹成九转,明颠倒、返照回光。同成道,称扬盛德,呈上满庭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