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园莽萧瑟,独游适亭午。深林啼竹鸡,石梁窜松鼠。
旅葵长于人,藤花落如雨。缅当断手年,经营阅寒暑。
虽非平泉庄,彷佛辋川墅。文藻散荒烟,声华委黄土。
涧泉咽不流,似诉兴衰语。
沈德潜(1673~1769 )字确士,号归愚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代诗人。乾隆元年(1736)荐举博学鸿词科,乾隆四年(1739)成进士,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。为叶燮门人,论诗主格调,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。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,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。所著有《沈归愚诗文全集》。又选有《古诗源》、《唐诗别裁》、《明诗别裁》、《清诗别裁》等,流传颇广。
身如海燕傍谁门,别泪双垂不见亲。惟有一条邛竹杖,相随万里共艰辛。
浊酒黄花,画檐十日无秋燕。梦中相见。起作南柯观。
镜里朱颜,又减年时半。江山远。登高人健。应问西来雁。
日暮行湘水,春深别上都。系舟南斗近,倚剑北云孤。
骨肉千行泪,风尘万里躯。王孙江上草,何处采蘼芜。
数载列冠裳,朱颜鬓未霜。门多长者辙,酒共少年场。
有子能不朽,随兄尚雁行。百年行乐健,秋月药栏香。
停舟寻北墅,缓步绕回廊。粉羽撩秋草,酲风拾霁阳。
佛香通小阁,人影倒寒塘。坦腹思幽榭,苔花满石床。
建业放舟下京口,候风三老正高眠。歌长且复忘羁旅,游远何如归力田。
茅屋晨炊系牛犊,丛祠社祭落乌鸢。故乡风动浑相似,祇忆南溪蹋钓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