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道龙城野,金苞亚绿云。么么三两树,何处比封君。
明广东南海人,字子和。弘治九年进士。授南京户部主事,监江北诸仓,清查积年侵羡,得粟十余万石。历户部员外郎、湖州知府、晋广西参政,督粮严法绳奸,境内肃然。后抚云南,镇湖广皆有政绩。官至兵部右侍郎。致仕卒,年八十。有《海语》、《矩洲集》等。
移松自南山,昔种十三株。
连岁苦久旱,十一已凋枯。
两株偶得生,逾年未自如。
近觉稍得地,翠柯渐扶疏。
乘春抽芳心,岁长二尺余。
渐有干云势,轩昂出楸梧。
对立耸奇姿,秀发动吾庐。
纷纷视众木,雀鷇望凤雏。
清风为我来,飘爽洒我裾。
足为送老资,日待偃盖舒。
予今亦已老,顾步良踌躇。
想当千载后,黛色凌天衢。
张侯无居寄岩上,志和有意学浮家。
我今乘舟任来去,便应随处为生涯。
久欲蠲诗癖,三缄渐废言。官閒时见猎,业在匪专门。
五斗知何物,千秋用自存。惊人仍丽句,留滞不须论。
东风晚急,吹得梅成雪。眼看江城寒食节。倒柳邮亭渐绿,十日相从正堪折。
宴歌歇。欢心赋春别。打双桨,访桃叶。剩吴天、客雁寒无列。
后夜相思,梦痕何处,来往青溪淡月。
总角曾随上峡船,寻思如梦可凄然。
夜来孤馆重来宿,枕底滩声似旧年。
秭归城邑昔曾过,旧识无人奈老何。
独有凄清难改处,月明闻唱竹枝歌。
三八念诵,五日一参。古佛标榜,今人可观。通方上士,不用颟顸。
如石含玉,似地擎山。直下会得,也大无端。明暗一条今古路,依俙屈曲隔烟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