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广东南海人,字子和。弘治九年进士。授南京户部主事,监江北诸仓,清查积年侵羡,得粟十余万石。历户部员外郎、湖州知府、晋广西参政,督粮严法绳奸,境内肃然。后抚云南,镇湖广皆有政绩。官至兵部右侍郎。致仕卒,年八十。有《海语》、《矩洲集》等。
君家不种通神钱,只种春色留庭前。
庭前春色谁最妍,二女解佩来江边。
沉沉华屋清夜起,火树银花月如水。
自然颜色变韶稚,况乃新妆露初洗。
春初艳粉秋初莲,绛绡广袂罗群仙。
华清池畔娇无力,赤凤楼中困未眠。
后来更许谁相拟,海棠欲睡薰农李。
亦知等级且追陪,格外风流不相似。
一枝乞得归茅屋,窗里铜瓶窗外竹。
不禁清绝意萧然,大似佳人依草木。
阆苑花无世上缘,收香还入四禅天。
明朝风雨催归去,花月重圆又一年。
神情邃美肤粗恶,泾渭由来两清浊。
要求绘笔尽芳妍,更问尊前老文学。
落落穷途,我与尔、此身安即。立语处、西风乍紧,远天将黑。
霜白惯侵羁客鬓,囊空能减英雄色。想旧时、里社共团圞,如何得。
转眼又,江南北。问前路,谁相识。况秣陵城下,总皆陈迹。
桃叶渡头人已去,莫愁湖上山空碧。只故斋、黄瓦剩无多,青衫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