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处寻龙藏,停桡听梵音。
中流一塔影,远树万家阴。
僧定潮来去,月明江浅深。
试将空水相,堪比慧公心。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\"荆川先生\"。
秋分当月半,望魄复宵中。难得良辰并,仍将吉戊同。
高楼连卜夜,浊酒任治聋。注想乘槎客,何如击壤翁。
片玉曾夸我,牵丝许问名。雁书来报晚,耿耿幼时情。
谁将弦管奉君王,明月楼中夜未央。出塞声高调不得,由来此曲断人肠。
驱车之荆楚,暂憩习家池。西忆羊叔子,山有堕泪碑。
言寻云梦泽,荒迷不可知。江汉依然在,皞皞濯于斯。
朝登黄鹤楼,暮倚鹦鹉陂。再过巴陵道,不禁先忧思。
一著归来赋,远谢叔子规。梦濯缨与足,如在江之涯。
仲尼不可尚,千载是吾师。
杨楫入平湖,风波阻中途。在昔曾远游,似为饥所驱。
勉励从兹役,屡空常晏如。一去三十年,岁月共相疏。
今我不为乐,胡事乃踌躇。顾盼莫谁知,浪莽林野娱。
劲风无荣木,桑竹残朽株。日月掷人去,指景限西隅。
老夫有所爱,时还读我书。日没烛可炳,此语真不虚。
白云三万顷,水木共清华。衡庐不可辨,依约见仙家。
赠尔江南去,秋高八月槎。离情方浩浩,矫首雁行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