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脉常多病,睢睢竟寡谐。鸴鸠知分量,稿木任形骸。
虫语喧清夜,藤花媚小斋。逃虚何足叹,心迹幸无乖。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\"荆川先生\"。
诘曲阑干面翠微,葱笼窗户溢清晖。雨侵斜日明边过,云望山前缺处归。
多病过春犹止酒,薄寒向晚却添衣。宦名不负沧波愿,羞见陂田白鸟飞。
霜露应时降,年年生客愁。长怀旧茔域,不得省松楸。
落日青山远,凄风老涕流。萦心皆国事,无暇为身谋。
日暮下山来,千山暮钟发。不知波上棹,还弄山中月。
伊水连白云,东南远明灭。
夜长不能寐,念子当远行。吉梦为子来,梦中占其祥。
如子韫文采,其道当辉光。晚达岂不佳,服官犹壮强。
将子奋功名,毋为叹参商。
霄汉重游地,风波百折身。一官新尚玺,三辅旧埋轮。
霜色凌清禁,天颜许近臣。独惭虚剪拂,矫首属车尘。
终日念云壑,南归心浩然。
青山入楚路,白水望湖田。
野渡惟浮◇,山家少施钱。
到时春尚早,收茗绿岩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