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机声里花如霰,白日帘前那忍见。娇容无力十指纤,几日才成一匹练。
年年输税入官家,姑老儿雏空叹嗟。夫婿宦游行不归,妾身长著嫁时衣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花凝露湿燕脂透。是彩笔、丹青染就。粉绡帕入班姬手。舒卷清寒时候。春禽静、来窥晴昼。问冷落、芳心知否。不愁院宇东风骤。日日娇红如旧。
一时复一时,步步向前移。无常有限分,早晚即不知。
古人一交语,预办没贫儿。闻小须修道,莫待衰老时。
邂逅符到来,赚你更无疑。劝君不肯听,三涂真可悲。
耿耿思田舍,攸攸倚钓竿。一犁歌短阕,十口饭长安。
老觉驱驰倦,生知稼穑难。画图诗卷在,留与后人看。
沽得新丰酒,来停京口桡。江声寒挟雨,人语晓乘潮。
地控南徐险,山连北固遥。扬舲待明发,泼眼又金焦。
夜永留清坐,诗臞称病客。
溪鸣风处停,月湿露中松。
喜事何曾梦,灯花诳杀侬。
欲归归已得,归得却无悰。
龙冈参透后三三,髣髴前人何所惭。妙笔照人惊老字,新诗入手想清谈。
尘中名利予难出,梦里荣华君不耽。准拟归时便归去,闾山珍重旧禅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