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塔晚眺

层标际飞翠,落日悬孤嶂。霜降群山残,天秋百泉响。

夕鸟澄远心,归云发遐想。愿言谢尘埃,复此丘中赏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可是闽南徼,阳多气候先。麦收正月尽,茶摘上元前。

绿笋供春馔,黄蕉入夏筵。南方吾所适,久值亦相便。

玉钗展处。小拓红窗,正满庭花雨。金题拂拭,还只怕、污了茗边寒具。

楼心惯读,尽消受、一炉香炷。爱墨痕、烘遍生绡,也合碧纱珍护。

几番丹席摩挲,抵百万籯金,家计传与。芝泥淡沁,看押角、小印模糊留取。

奇书笋枣,和此帄、凿槛同贮。漫愁它、妙缋通神,化作彩云飞去。

故人归去指翔鸾,乐带离声可有欢。驿路两行秋吹急,

渭波千叠夕阳寒。空郊已叹周禾熟,旧苑应寻汉火残。

遥羡从公无一事,探花先醉曲江干。

笑披纱扇忆当年,只有卿卿最得怜。

今日料应花不住,夜灯相伴室中禅。

昔读招隐篇,白云栖桂树。矫首望白云,吾亲在其处。

是以夕上书,朝即挂冠去。陋此介推怨,龙蛇安所慕。

笑彼东方达,朝薮终何据。躬耕慧山麓,菽水足旦暮。

身隐竟焉文,吾诗耳当污。

归心不可夺,千里故园春。

及见市朝事,却思江海人。

烟波方得伴,松月定为邻。

愿结虎溪社,休休老此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