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色脩脩覆石根,春风曾见长儿孙。清时好制虞庭乐,何事青青老故园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六十仙翁抱桂栽。果符吉梦诞英才。上天与降麒麟种。明月还生蚌蛤胎。华阁启,玳筵开。快呼玉手捧金罍。要知远地无功客,曾到高门作贺来。
仲氏居青琐,予而各大州。报君当尽节,省己合回头。
继述将何有,荣华过即休。相期知止足,里社早同游。
古树亭亭世所奇,直从天半仰英姿,芳心惟有白云知。
便受雷霆仍挺立,漫凭风雨寄相思。春来犹自发新枝。
晋之公室微,六族相吞螫。赵鞅率邑车,志岂在君侧。
封兹祸乱根,留为奸雄迹。吴楚因诛错,不昭宁复辟。
六十危峰佳气连,共来山阁羽觞传。兴高自不妨秋雨,目极何当散暝烟。
问法少林轻外物,探奇嵩岳到中天。二君并着王乔舄,才思非凡骨已仙。
身闲白日长,何处不寻芳。山崦登楼寺,谿湾泊晚樯。
洞花蜂聚蜜,岩柏麝留香。若指求仙路,刘郎学阮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