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子桥边卸马鞍,燕山秋草色漫漫。百年王气和烟散,往事空从画里看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自度才卑乐尚贤,输忠直欲保城全。
如公岂是偷生者,一死何庸较后先。
两髯如龙入云去,白日空庭作风雨。根着九地拔不起,留与乾坤作双柱。
千丈免丝千岁苓,南山翠色同峥嵘。岳阳城南老髯精,骖鸾追逐吕先生。
终日看经文,如逢旧识人。莫言频有碍,一举一回新。
赤城萦树巅,横亘扪山腹。悬崖多外拓,侧下深根覆。
苔乾积流痕,怅望疑溅瀑。阴黑古龙眠,风涛牛石屋。
吾欲假巨灵,一洗寒山玉。雷雨封天门,永言断凡俗。
褐衣曾替衮衣愁,肉食谁知藿食忧。
斩马尚方无可借,夜深灯下看吴钩。
吾家本市人,南濠居百年。
自我始为士,家无一简编。
辛勤一十载,购求心颇专。
小者虽未备,大者亦略全。
经史及子集,无非前古传。
一一红纸装,辛苦手自穿。
当怒读则喜,当病读则痊。
恃此用为命,纵横堆满前。
当时作书者,非圣必大贤。
岂待开卷看,抚弄亦欣然。
奈何家人愚,心惟财货先。
坠地不肯拾,坏烂无与怜。
尽吾一生已,死不留一篇。
朋友有读者,番当相奉捐。
胜遇不肖子,持去将鬻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