访僧不值

万松阴里隐禅扉,一上中峰入翠微。涧口绿萝侵岸帻,林端祗树拂行衣。

春城乞食何人到,沧海浮杯更未归。此度寻僧应不遇,泉声山影思依依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银灯守岁未应眠,一听阳春自洒然。更祝明朝风日好,梅花满眼踏新年。

枕席清如水,萧然一老僧。

鸡声消壁月,晓日失窗灯。

山叶寒逾响,江云薄易凝。

老僧曾教我,任运且腾腾。

羡子澹无虑,空山绝赏音。幽篁环老屋,明月在高林。

病鹤入诗梦,孤琴弹道心。披图一禅往,风露湿遥岑。

不见江梅三百日,声断紫箫愁梦长。

何许绿裙红帔客,御风来献返魂香。

径菊陶能得,田瓜邵独勤。为农消日月,倚杖看风云。

插柳俄成树,笼鹅忽一群。不须忧万事,客至且醺醺。

老来心事不禁春,风物相撩入眼新。苦索吟哦成底急,且休拘束任吾真。

有钱买酒须饶醉,无事看山莫厌频。忧国只今夔契在,应容衰疾伴樵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