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棘荒原日又残,萧条孤影夜栖寒。如今已遂连枝好,又恐分飞在急难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幸奉前规尽所怀,閒身吏隐裕春台。
山回翠幌凭栏见,花簇红房绕郭开。
爱树细民思美化,续貂孤迹愧非才。
南河旧事依然在,禊饮杯盘耻尽罍。
秋针感线溪,云衲几回披。
陇月当窗夜,钟山入句时。
梦依红树宿,寒渡碧江迟。
吴楚繁幽胜,相逢苦未期。
绿蒲池畔浑蛮语,明月楼中搅客眠。东海剧谭当此夜,华林一问几经年。
鸟言雪后人应老,铃杵风吹话自悬。况是含灵苦饶舌,不应聋聩付茫然。
山回石壁引车过,架壑人家尽薜萝。问道语频惊地远,投餐米贱喜时和。
塞鸿逐侣当春少,野雀为群入暮多。乐土及今容税驾,江关烽火近如何。
愿将踪迹寄沙汀,岂为阴晴肯乞灵。波撼不胜牵荇紫,岁深赢得长苔青。
风流仅许渊明醉,磊落难供德裕醒。重念渔樵归去后,漫凭烟月认居停。
挂冠神武莫踌躇,家具何妨载鹿车。
怨谤相乘真市虎,技能已尽似黔驴。
黄金散後犹耽酒,白发生来更爱书。
新岁定寻林下约,一觞一咏未成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