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山暮归 其二

白云迢递乱峰深,谷口斜晖转树林。归到茅斋灯火夕,不堪黄叶与秋砧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晓雾溟濛似有无,半残红烛动金铺。黄莺不语梨花上,错认徐熙旧画图。

红尘飞不到青山,宛转桥东水閤寒。立尽夕阳桥上客,看山看水不知还。

团圞秋卉出篱东,惹露凌霜衮衮中。

疑是花神抛未过,更教辗转向西风。

昨与君游处,今来讶不同。早荷浮嫩水,夏树起初风。

人醉孤亭上,禽鸣万竹中。兴深天亦助,斜日片云红。

羊裘无客星,桐江尚名里。下有清浅流,亦似新安水。

十八年来堕世间,瑶池归梦碧桃闲。

如何汉殿穿针夜,又向窗中觑阿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