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马图

紫骝嘶逐玉花骢,曾是沙场百战功。今日宛驹无汗血,落花芳草灞陵东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不入萎红烂紫场,萧然清苦凛风霜。客中衰鬓随秋老,篱下寒枝似旧香。

千载有陶期汗漫,几人后屈话凄凉。每愁摇落知谁在,只有黄花守死黄。

清净自生心,心生三界沈。

若心生住相,依旧入稠林。

百里骊山一炬焦,劫灰何处认前朝。诗书焚后今犹在,到底阿房不耐烧。

四大起保因,聚散无穷已。既适一生中,又入一死理。

冥心乘和畅,未觉有终始。如何箕山夫,奄焉处东市。

旷此百年期,远同嵇叔子。命也归自天,委化任冥纪。

门掩新阴孤馆静。杨花却解来相趁。几日方知因酒病。无憀甚。脱巾挂壁将书枕。见说红堆满径。不知何处游人盛。自笑扁舟犹未定。清和近。寻诗已约兰陵令。

野馆空山里,林泉象外幽。

淡云初霁雨,红叶早惊秋。

路转山藏屋,桥危岸倚舟。

直疑人境异,便欲问丹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