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水黄芦山月明,同来兄弟最多情。飞时莫近潇湘浦,二十五弦肠断声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木落不去根,水流常背源。
木落方病寒,尚覆本根温。
水流忘由来,散乱卑湿牵。
读子二思诗,起予二者言。
木实类君子,老有孝感存。
水亦人迹然,动由名利牵。
使我父母感,一夕身百翻。
人世但可悲,小官何足言。
情义有相夺,心迹固此分。
勉之多自宽,行见西归辕。
阴阴帘幕作轻寒,蔌蔌花飞已满栏。
困思不忺尝美酒,却怜山色倚栏看。
植物多暴长,既长亦易枯。修竹长交翠,独与松柏徒。
何繇而能然,劲节禀生初。君子尚刚正,小人习柔濡。
霜风一振厉,蒲柳竟何如。
飨帝在仁人,郊雍景命新。方看受厘日,即是赐晡辰。
警跸諠黄道,衣冠集紫宸。宰夫称燕主,蕃国备王宾。
鹓鹭千班序,鱼龙百伎陈。钧天初听乐,玉食共分珍。
礼厚过三爵,恩均洽四邻。小臣叨醉饱,拜舞祝千春。
昔见山阳盛,气象吞淮壖。
士子世忠孝,民物安园田。
再到已屯兵,鼙鼓喧中天。
户口莽凋弊,庐里储橐鞬。
济师有虎臣,隔岸威腥膻。
翠华江梅上,玉阙风尘边。
未至重慨叹,荒城委苍烟。
貔貅过江南,狐兔游城颠。
余民如惊鹿,菜色惨不鲜。
呼之莫肯留,犹意虏所专。
三过乃三变,感时良泫然。
二赵忠益高,仲车魂尚贤。
欲吊寂无所,淮月空娟娟。
白葛乌纱称老农,溪南溪北水车风。
稻头的皪粘朝露,步入明珠翠纲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