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问耕堂

庞公喻刘表,仲尼小樊迟。为学贵自广,遗安亮无危。

若人隐耕稼,取乐宁在兹。用舍随所遇,荣贱心弗移。

闭门面场囿,开轩瞩清池。棕叶覆我牖,藤花垂我衣。

方春始微雨,薄言往东菑。田叟既相勉,耰种恒及时。

稻苗日已长,稂莠日已稀。远心易无闷,悟物兼忘疲。

虽云体力倦,斗酒聊自怡。伐檀夙有戒,素食良可讥。

岂不善微禄,知命复奚疑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流年去不还,老状来无那。

虽甚颜原贫,尚胜夷齐饿。

再归又六年,疲马欣解驮,姑幸箠辔空,敢复希豆莝?好山嬾出游,败屋得偃卧。

饥能储粟盎,病亦有药裹。

酒蚁溢皤罂,茗雪落小磨。

香火失惰偷,编简谨程课。

岂惟洗幻妄,亦以起衰懦。

向来名宦事,回首如弃唾。

义理开诸孙,闵闵待其大。

贤愚未易知,尚冀得一个。

如其尽为农,亦未可吊贺。

归耕岂不佳,努力求寡过。

秀野亭连小隐堂,红蕖绿条媚沧浪。

卞山居士无归意,却借吴侬作醉乡。

全家共寄一庵中,庖涤因连奥胙通。

穴不容身衔窭薮,芥分馀地结斋宫。

几瓯粥借邻僧饭,一瓣香寻祖佛风。

十笏比邱居有限,包罗眷属要无穷。

死生有定数,夭寿亦同理。数尽寿而终,远客达乡里。

夭逝非其年,如行半途止。半途可奈何,不复保乡梓。

田州百粤地,孤庙临漳水。平生所娇爱,乃忍弃置此。

我梦无由见,啁啾杂蛮鬼。生人语不通,死悲向谁是?

儿兮莫怨归,渠爷在交趾。

每厌冰霜苦,长寻水草居。控弦随地猎,刳木近河渔。

马酒茶相似,驼裘锦不如。胡儿双眼碧,惯读左行书。

十日平原饮,星文动有无。名高多借客,侠倦始兼儒。

肝胆谁堪寄,诗篇仲不孤。莼鲈地何限,吾已号潜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