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 其二

荒居病起对空林,邻笛谁堪折柳音。白首襟期惊是梦,沧波离别惜同心。

梨关月出鸿声小,笠泽天寒骑影深。遥想圣朝多雨露,未应官冷解朝簪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欲借微凉问万松,万松自热诉无风。

清晨秋暑已如许,那更斜阳与日中。

观潮曲江上,吴越事堪伤。读檄邺都下,袁曹迹已荒。

肱从三折熟,艾未七年藏。痼疾愁难治,凭君一倒仓。

或业终令万古传,岂惟文采动当年。

曲江相继成双庙,庆厉同称有四贤。

山水煎茶拗柳枝,禅衣百结任风吹。看经只在明窗下,得失荣枯总不知。

闲人不放去投闲,日日寻闲是强颜。今日野夫闲得否,一帆双眼万千山。

腊节将过雪不飞,四郊人暂曝晴晖。应龙久蛰雷收响,信尔丛坛合祷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