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城客夜

钟断夜色寒,孤吟客衣薄。月色半城虚,砧声四邻作。

更残酒气微,坐久灯花落。乘兴理归帆,四望无诸郭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时君养多士,本欲康生民。服章与奉禄,岂但荣其身。

士昔志于学,宁曰利欲亲。得位以行道,脩己将安人。

夫君青云姿,文行尤彬彬。明主亲选士,往作诸侯宾。

兹义雅所尚,有怀并松筠。当令千载间,炯炯尊儒绅。

萧萧朔气满江津,明月西园集上宾。白眼相看双剑合,清尊潦倒片心真。

望中海树飘红叶,江上秋霜莽白蘋。却羡芙蓉烟水色,可堪携手共垂纶。

玉辇南来战血腥,茫茫沧海总凋零。怒涛似挟英魂奋,烈气如扬帝子灵。

山起暮云空黯淡,天垂霪雨自沈冥。可怜景物非杭汴,厓上啼鹃不忍听。

冻雪飞鸟尽,忽闻朔雁声。若非寄郎书,何用送悲鸣。

小园风景暮春初,随分优游亦足娱。柳似王恭殊濯濯,蝶疑庄叟自蘧蘧。

浇肠漫进三蕉酒,引睡聊翻数叶书。今日始知闲有味,悔从尘土曳长裾。

古庙丹青在,幽人此重寻。浮云碣石外,落日广川阴。

壁尚藏书古,庭犹积草深。因怜不遇者,此地倍沾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