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邻无牛长苦辛,东邻多牛今家贫。儿孙生小不识字,头白终为畎亩民。
君家累叶皆儒雅,岂学邻翁但耕稼。数亩荒畦手自锄,一卷遗经坐仍把。
厨中有粟床有书,万事浮云心澹如。向人懒掉仪秦舌,避世翻轻沮溺徒。
方今圣代多推毂,玉帛戋戋贲幽谷。我亦休耕汶上田,与尔相期在乔木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筑室肇闻开吉卜,弄璋恰喜共良辰。
千间广厦连云起,一颗明珠入掌新。
撰上梁文焉用我,作汤饼客可无人。
门闾如此须高大,他日能容驷马轮。
诸公竞起灭彝伦,特立当年一女身。
尽付轻尘栖弱草,便从正始断无人。
野航偶繫梅花下,人在梅花与雪俱。直钓情知鱼不食,一丝终日挂冰壶。
张公别我去,去去到扬州。
若见陆无从,新诗不用求。
僦居秋叶黄,莫近城南楼。
楼高思故乡,终日多离忧。
江北苦寒地,必须得重裘。
重裘若不暖,请君上酒楼。
酒楼东水关,有女似莫愁。
十指玉削成,好弹古箜篌。
三日醉不起,改作张丹丘。
谏议昔归奉綵舆,起居今得傍承庐。金钿白发行相映,玉衱朱衣座不虚。
帨引萱丛回献舞,杯含婺彩散门除。寒萝亦有长年蔓,欲比贞松故不如。
端的荆州得所依,羽翰终欲更南飞。闽山万里长牵梦,蜀鸟千言只唤归。
当日朋侪俱草泽,而今儿女自轻肥。白云南望三年客,长是尊前诵式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