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游西上久从官,何事楼居尚考槃。近郭雨深千树绕,沧波云尽数峰寒。
帘前落叶兼秋听,笛里飞鸿拂曙看。好是瑞岩僧磬晚,满衣清露更凭栏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苍烟屯不散,疋素横郊原。
雨细不湿衣,著水始见痕,踌躇意自佳,未遽掩衡门。
一一送归鸦,枫林犹未昏。
念昔寿州归,绍兴初纪元,阖门过百口,一身今独存。
不死实有命,送老三家村。
躬耕幸得食,万事不足论。
一笑相驩乐得朋,诵君双鹤句尤清。高怀自喜凌云格,俗耳谁思警露声。
所好与时虽异趣,累心于物岂非情。归休约我携琴去,共看婆娑舞月明。
蚕作难为饭,前途又苦饥。
尘劳正未了,眠食且随宜。
小憩那思去,追程得更迟。
馆人只冷眼,还为惜奔驰。
朋旧多随秋叶风,与君心赏向来同。
十年相忆头先白,万里重分途更穷。
莼菜虽堪夸洛下,酒樽终是忆江东。
自从学道全无梦,直待亲逢紫陌中。
池塘春草梦依稀,岂有闲情似小时。南雁烟峦同写景,中山苔砌共题诗。
弯弓射日人何在,掷杖成林志不移。相约落霞潭畔路,一尊桂酒话心期。
杖屦千崖表,江山故作妍。扪萝怀鸟道,踏石过溪泉。
野湿禾中露,秋明树外天。白头何所恨,随处一欣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