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老兵还乡

解剑辞边将,萧条白发新。无家也归去,胜作异乡尘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春江柳色新,别酒易成醺。

自厌久为客,难堪又送君。

溪晴沙度鹤,地暖水生兮。

若到兰亭上,应须吊右军。

雷阳曾此伫征槎,岁月邮前溪路斜。

尚有湖头双雁至,数程犹未到天涯。

世路羊肠莽荆棘,江上渔舟独潇洒。五湖何地非吾家,相逢并是同心者。

北风起兮雪片飞,山川摇落鸿雁饥。地映吴天白如扫,唯见松柏青依依。

大鱼浪跄飞不得,小鱼僵死手可拾。妻孥白饭尽一饱,岂向朱门乞残炙。

黄天荡深万鱼聚,我与老翁荡舟去。

束书旧隐棋岩下,惯碾春风傲北窗。

唤起口生尘土梦,赖君圭璧一双双。

听熟朝鱼又暮钟,全将慵懒度三冬。

贪眠豹褥窗间日,怕拥驼裘陌上风。

登版自怜行蹭蹬,读碑仍怪视蒙笼。

少年豪壮今如此,略与残僧气味同。

伊轧篮舆草露间,夜凉月暗走孱颜。

忽逢陂水明如镜,照见沉沉倒景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