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上欢娱蹴画毬,太平应得侍宸游。龙姿已是黄袍贵,何事军中乐未休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问津渔子浦,休驾法王城。一雨夜来过,数峰烟际明。
藤萝月不到,钟磬寒愈清。信美欲归去,村鹃如放声。
山色秋难老,池光夜不昏。
晓随丝辔饭僧坊,丞相祠堂一瓣香。
试问神仙蒲九节,何如名德菊孤芳。
高山仰止堪模楷,百世闻之尚激昂。
我辈此来深有意,岂专泉石癖膏肓。
巡游光帝典,征吉乃先天。泽国翔宸驾,水府泛楼船。
七萃萦长薄,三翼亘通川。夙兴大昕始,求衣昧旦前。
澄澜浮晓色,遥林卷宿烟。晨霞稍含景,落月渐亏弦。
回塘响歌吹,极浦望旌旃。方陪觐东后,登封禅肃然。
秋节重阳近,吴歌子夜哀。栖迟为客久,怀抱向君开。
言采篱东菊,聊登江上台。白门多美酒,谁寄一尊来。
听香亭畔春风起,吹折琼花三两蕊。烟梢留宿白云飞,横渡溪桥归海屿。
雪消南国近黄昏,月照前村半江水。五更霜重玉容寒,吟翁睡足茅屋底。
梦中非我亦非梅,非鼻非心复非耳。但见芬芳遍太虚,唯聆馥郁周寰宇。
幽香和冻堕琴床,旖旎肝肠熏骨髓。胸次峥嵘妙莫窥,襟怀洒落奇无比。
醉后频惊往事空,醒来倍觉吾庐美。疏影横斜涧沼中,韶光浩荡乾坤里。
雌蝶雄蜂浪自狂,山猿野鹤深相嘻。画角高酣兴不孤,玉箫婉娩情难已。
雾钥江南去路迷,罗浮望断知何许。拟祛声迹绝闻尘,汲引深情为君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