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静香露圆,波深藕根白。白晢谁家儿,折花水边剧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数竿脩竹半池荷,密掩柴门少客过。笔底画能希李郭,囊中诗欠似阴何。
一心夜月炯长在,两鬓秋霜积未多。花甲明年重数起,幸逢尘世息兵戈。
御堤杨柳已成阴,别酒胡为不尽斟。军国自劳公整顿,江山谁与客登临。
黎民有望江东路,黄发重驰魏阙心。留取无弦琴一曲,为君时复寄清音。
隔帘蜂蝶曾相识。拘红管翠劳春力。掩面怯相逢。屏山何处通。
旧情拚委弃。空剩还珠泪。烟水望中遥。新妆人正娇。
晋祚安危只此行,坦之何必苦忧惊。
谢公合定寰区在,争遣当时事得成。
几阵杜鹃啼,却在那,杏花深处。小禽儿,唤得人归去,唤不得愁归去。离别又春深,最恨也,多情飞絮。恨柳丝,系得离愁住,系不得离人住。
二松之间屋压头,老丞哦诗夜不休。新篇连牍晓寄我,爽气欲扑山中楼。
楚山矗矗楚水流,楚材自昔推奇尤。但使能坚季布诺,人间何患无曹丘。
吁嗟乎!匈奴嫚书姿嘲弄,季布之言竟何用。樊哙方行十万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