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静香露圆,波深藕根白。白晢谁家儿,折花水边剧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鸡头累累如大珠,红草绿荷风味殊。
天与杨梅成二絻,吾乡独有异乡无。
出守南安便道归,治装送尔赴春闱。舟车到处须防险,爵禄随天每慎微。
直道巽辞真要诀,权门利路是危机。传家数出惟清俭,富贵休忘著布衣。
卧病喜惊重九至,扶疲犹上最高楼。万山木落天围岭,二水潦低石作洲。
骏马鸣风思远道,苍鹰整翮待高秋。会看四海为家日,北望中原气倍遒。
台高上霄汉,人远绝嚣纷。秋中午夜静,万里无纤云。
宴罢琼林酒一杯,鞭催五马出蓬莱。金章紫绶恩重拜,皂盖朱幡喜复来。
带得一天新雨露,扫除九邑旧尘埃。螺川城外人千亿,争看神明太守回。
舐犊情何限,亡羊意易迷。
聊为暮景玩,遽与小年齐。
涨乳空宵哺,深闺失晓啼。
已知真幻泡,感至一悲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