迢递孤峰里,含情对古丘。苔碑空鸟迹,山叶带猿愁。
野烧泉门夕,寒花陇树秋。临风一浇酒,回首泪双流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白鹤亦有泪,悲凉与世同。要从今日事,稍见古人风。
笛里声初断,囊中药屡空。只留天一线,呼吸可能通。
山到阳春好,人传电白奇。藤花行客采,鸟语土人知。
当面天门出,横桥岚气移。蛮方如脱木,定胜是秋时。
玉立宫娃滴滴娇,君王沈湎醉春宵。不知天下归长距,犹向尊前舞细腰。
常爱西亭面北林,公私尘事不能侵。共闲作伴无如鹤,
与老相宜只有琴。莫遣是非分作界,须教吏隐合为心。
可怜此道人皆见,但要修行功用深。
镜里流年,绿变华颠。谢西山、青眼依然。人生安用,利琐名缠。
似燕营巢,蜂课蜜,蚁争膻。
词苑群仙,场屋诸贤,看文章大笔如椽。閒人书册,且枕头眠。
有洗心经,传灯录,坐忘篇。
弱龄轻日月,迈景想神仙。
顾往谅无及,待来徒自怜。
黄金弃砂砾,劬心炼丹铅。
凿石不得水,沉剑徒窥渊。
流光不我与,白发盈华颠。
杖策出门去,十步九不前。
归来对妻子,尘灶午未烟。
干时乏计策,退耕无园田。
霜蒲怨青松,逝矢恨惊弦。
已矣复何道,吞声赴黄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