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猿啼近雨花台,林下僧稀野殿开。借问萧梁何处在,空陵无树有荒苔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短短桃身尽著花,微风细雨响芦芽。
一晴眼底皆新的,蛱蝶成群聚浅沙。
高槐疏雨作新凉,犹记雠书白玉堂。银烛夜分供细字,宫壶晓赐出明光。
盘堆苜蓿青毡冷,衣染檀花束带长。宣室若蒙天子问,定知贾谊在沅湘。
是是非非尽自宜,掀然一笑且信眉。休辞沈醉过终日,纵得再归来几时。
极浦遥山遗别梦,碧云流水寄相思。伤心去国头如雪,憔悴春风对柳枝。
物外茅斋映竹。一饱残羹冷粥。乐亦在其中,记得风仙叮嘱。叮嘱。叮嘱。保养灵明性烛。
夜坐苍颜得酒红,困来头重触屏风。
径趋布衩灯花落,梦在春寒细雨中。
秋水亭空晚况微,云随片影落晴晖。乾坤逆旅生如寄,怪㡳忘机不复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