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平生老子兴,浑奇幽绝处。
宁嫌一坡远,甘作十歇去。
至今清梦狂,时走松阴路。
心忻自吟哦,技疗辄披露。
那知菅蒯微,辱报瑶琼树。
胸中万斛清,忽向毫端雨。
援桴未敢再,破的已惊屡。
病身得所便,一阅神气聚。
淇竹秋棱栾,洛花春布濩。
真机不可藏,文亦肖风度。
乐哉精庐游,愧我不常与。
陋乡岂无奇,乏此追陪故。
翻然卜邻心,几逐长风翥。
但分茅半檐,不假牛十具。
刘郎个中人,幽期乃愆素。
曾无负负言,直委茫茫数。
移广太遽生,恐未明深膆。
君看旋磨蚁,琐屑安故步。
何如骥突云,轩豁随长驭。
集枯岂小欤,动者中不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