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水空青处,烟萝鸟道边。千门初禁火,独树已啼猿。
涓溜和清唱,飞花拂绮筵。回首古城下,新冢草芊芊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杜鹃啼老洛城东,烽火郊畿纵犬戎。
庙略合收淝水捷,虏盟谁定渭桥功。
铜驼故陌迷芳草,黄屋惊尘卷朔风。
一自鼎湖龙去后,小臣何地泣遗弓。
朱衣使者降从天,下拜欢承雨露偏。楮币何缘分内帑,纶音似欲赦前愆。
委蛇愧乏羔羊节,醉酒深惭饱德篇。不是作霖逢大旱,投醪漫想古人贤。
西轩一泓水,莹净碧琉璃。天人举目视,中有鱼龙知不知。
丹甍翠网碧栏干,玉蝀桥头立马看。望到直庐最深处,始知身在五云端。
唯有乐天知道者,祇欣欢伯意安哉。慇勤且莫相回避,著去相将醉去来。
马卿方失意,东去谒诸侯。过宋人应少,游梁客独愁。
鸟翻千室暮,蝉急两河秋。仆本无媒者,因君泪亦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