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翰林王孟敷兼促皆山樵记

钓鲈桥上惜分簪,别后闻君入禁林。近道相如能献赋,谁言贾谊少知音。

永阳独树还家梦,魏阙晴云捧日心。寂寞山林樵采事,何时为记比南金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活水还须活火煮,自临钓石取深清[1]:

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。

雪乳已翻煎处脚[2],松风忽作泻时声。

枯肠未易禁三碗[3],坐听荒城长短更。

三万里河东入海,万千仞岳上摩天。

遗民泪尽胡尘里,南望王师又一年。

月转苍龙阙角西,建章云敛玉绳低。碧箫双引鸾声细,綵扇平分雉尾齐。

老幸缀行班石陛,谬惭通籍预金闺。日高归院词头下,满袖天香拆紫泥。

暑雪西南下,愁霖日夜倾。

高城人避水,古庙吏祈晴。

沙鸟依庭宿,渔船入市行。

老夫隐几意,可但悯吾生。

倚醉怀春翠黛长。肉红衫子半窥墙。兰汤浴困嫩匀妆。

应为长年餐绛雪,故教丹颊耐清霜。弄晴飞馥笑冯唐。

万山回合路纡萦,独策羸骖款款行。却忆麻源三谷里,画桥携酒听溪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