翩翩瑶台凤,鸣声何嗈嗈。本期金琅玕,暂尔栖棘丛。
谁云小千室,守道随污隆。三考未迁秩,一官恒屡空。
兹晨复辞满,祖道嘶华骢。驿舫荔支雨,江邮榕叶风。
輶轩上京口,坐听金陵钟。到家未几日,谒帝明光宫。
余亦弹冠者,何由托冥鸿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短研深煨倒插宜,明年便有绿垂垂。
只因因造化容易,不见岁寒冰雪时。
倦客池塘残梦在,秋声不是春声。小屏风上数行程。
三危玄趾,关塞不分明。
楼阁平芜天远近,长宵圆月孤清。夜阑珍重短檠灯。
对床病叟,攲枕话平生。
邱子炼丹处,石门松树边。独来还对鹤,相视或疑仙。
久立看残碣,高鸣入远天。何人惜孤兴?复为画图传。
儿扶犹杖策,卧病一秋强。白发少新洗,寒衣宽总长。
故人忧见及,此别泪相忘。各逐萍流转,来书细作行。
栖迟难舍旧家乡,耻学时流为口忙。笔墨犬儿痴肖我,裁缝虎女喜随娘。
闭门种菜云同懒,隙地栽花梦亦香。不是相怜为同病,岂轻许到辋川庄!
三衢正对福星时,喜得君侯妙抚绥。甲士散教耕垄亩,
书生闲许从旌旗。条章最是贫家喜,禾黍仍防别郡饥。
昨日中官说天意,即飞丹诏立新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