瀑布悬空青,初阳互明灭。喷壁飞白虹,穿林散晴雪。
淙淙鹤梦清,洒洒机心绝。相顾濯尘缨,沧波坐超越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今年少雨菊花迟,青蕊方开三两枝。但得悠然真意在,青山何处不相宜。
入山出山,何异何别。
六年所成,一时漏泄。
那堪满口嚼冰雪。
学道共年深,俄惊莫境临。青山原不厌,白雪故相侵。
听鸟便幽意,看云协素心。但期肝胆在,那复问知音。
秋气入残夜,萧疏梦不成。半窗残月影,千里故乡情。
露冷萤无火,天寒雁有声。筹边当此地,还欲请长缨。
作糜活饿夫,分食及龟鱼。林深幽磬晚,犹想定回初。
书筒旧岁尚谆谆,曾几何时哭蜀珍。对紫薇边还老手,近红云处立长身。
禁中视草蒙天笑,湖外埋轮触相嗔。直气雄辞俱已矣,西风怀友一沾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