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人至温陵

江城五月南风作,榕叶初凉枣花落。官炉酒贵人不赊,客路无钱少欢乐。

怜君倜傥能远游,粤王潭头系小舟。经过不待平原席,濩落宁悲季子裘。

自言家住桐阴下,云榭台中日潇洒。紫英花开香满衣,槟榔叶大宁论价。

三十年来何怆哉,凄凉人物与苍苔。明珠象齿不复惜,海客番船何处回。

别来乡县还几旬,况得延陵为主人。论交自是少知己,薄俗谁能无弃贫。

嗟予飘转红尘里,千载春衣厌泥滓。醉后狂歌空有神,交态看同一杯水。

送君远游归故园,我亦还山依鹿门。相思平远台头月,忍听清原洞口猿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每到芳春便忆归,梦中江国旧斜晖。渚边舴艋有时放,沙上鸬鹚无数飞。

野兴顿从官后减,封书更觉病来稀。年将半百堪惆怅,钟鼎山林意愿违。

名山隔游尘,九锁尘更少。

閒云抱苍石,古涧茁灵草。

一亭瞰蛟舞,曾此憩坡老。

水性自云静,潴泄寄人巧。

聊复助奇观,未须纵澜倒。

小挹丹泉润,侧步石壁峭。

洞深篝火入,志险极幽讨。

人间几何年,仙迹棋未了。

向夕山月吐,光碎松下道。

天空琼馆寒,禽响药如捣。

嗟嗟无家燕,飞上商人舟。

商人南北心,舟影东西流。

芹漂春雨外,花落暮云头。

岂不怀故栖,烽暗黄鹤楼。

楼有十二帘,一一谁见收。

众雏被焚荡,双翅亦敛揪。

含情盼鬼蝶,失意依训猴。

茅茨固低小,理势难久留。

昔本乌衣君,今学南冠囚。

燕燕何足道,重贻王孙忧。

下马金台,征衣未换,便寻柳下离席。小亭东畔,阑槛依然,犹记道南推宅。

酒人去矣,怅几度、春风消息。又树树争试春红,丝丝閒弄寒碧。

鞞鼓芦笳畴昔。被邻鸡中宵,催起行色。三年竹径,千里霜桥,总是惊心南北。

而今问讯,谁伴我、冷花斜日。算只有燕子空梁,离愁说与知得。

今之士子,咸诡于艺。或失则浮,或失则靡。通阐其微,瑄扬其旨。

侯执厥中,务纳于轨。

寒食梁州十万家,鞦韆蹴鞠尚豪华。犊车轣辘归城晚,争碾平芜入乱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