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影半枝金薤,上池凉露何多。谁把玉箫吹断,湘江一夜寒波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梅谢粉,柳拖金。香满旧园林。养花天气半晴阴。花好却愁深。花无数。愁无数。花好却愁春去。戴花持酒祝东风。千万莫匆匆。
桂露瀼瀼欲湿衣,早乘残月出柴扉。天清木叶随风起,閒看流云坐钓矶。
任昉台前记别离,阖闾城外哭君时。今朝孤馆看图画,万水千山不尽思。
兰祎荷带不言贫,䞉贮诗书遗后人。禄养曾荣二千石,寿算高登七十春。
青山墓树秋云冷,紫诰龙章宠命新。尚有耆人说遗行,至今清俭表乡民。
广陵遇卢子,深悉契家情。昔别矜年少,今知重老成。
观濠鱼得趣,混迹鹾能轻。宦拙兼迟暮,无嗟难弟兄。
紫陌春情。慢额裹春纱,自饷春耕。小梅春瘦,细草春明,春田步步春生。
记那年春好,向春燕、说破春情。到于今、想春笺春泪,都化春冰。
怜春痛春春几,被一片春烟,锁住春莺。赠与春侬,递将春你,是侬是你春灵。
算春头春尾,也难算、春梦春醒。甚春魔,做一春春病,春误双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