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风閒飏薜萝衣,水国苍茫共掩扉。砧杵晓声寒外尽,关河春色鸟边归。
丛兰露下湘魂远,深树云来楚望微。惟羡长吟北窗里,风流宁减谢玄晖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突兀群峰耸,凭栏多大意。道人何所见,心境还俱弃。
桃李岁再实,来年为之衰。求鱼至乾谷,岂复遗鲲鲕。
利不自地出,亦不自天来。桑孔精心计,利源自兹开。
吾观《盐铁论》,斟酌堪活国。文学何纵横,祝生古遗直。
彼哉两府士,斗筲固容默。勿贻匈奴羞,中朝思衮职。
雨外河山生晓梦。小枕疏衾,乍觉新凉重。草际吟蛩天自动,焦桐莫便成凄弄。
檐雀喧晴时一哄。远讯难凭,颠倒钗头凤。侍倩西风开宿雾,西风只作凋零用。
抚今追昔感何如,劫后偷生十载馀!不速欣逢花雪月,相思怕见画诗书。
琴弦寂寞悲中散,砚席凄凉怅左虚!自顾鲰生庸福薄,归来弹铗已无鱼!
子夜饭孤馆,挑灯听越歌。百盘云磴外,三度笋舆过。
近眼非星汉,钩衣祛薜萝。疏钟散清梵,僧舍奈明何。
泠风微雨,凉秋残藕,桥畔余香隐隐。山萦晓雾露华浓,青眸对、珠圆玉润。
鱼浮浅碧,莲开静水,一朵苞含秋韵。水边闲坐思悠悠,心已似、游云远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