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太湖潋滟浮晴玉,芦荻河洲秋蔌蔌。悬崖崒嵂黛蛾森,群雁盘翔下平陆。
瑶天捲云碧于镜,山空水阔横秋影。玉笔峰前铁画书,白榆川上金蛇阵。
哀乌冥冥破昏碧,寒声带暝相呼急。兰室银釭融冷光,佳人半掩罗襦泣。
小奴有警相依眠,野人缯缴今悄然。梦回边塞三更月,魂逐衡阳万里天。
栖栖有恨谁教省,啄者自啄饮自饮。南国原田菰米稀,洞庭渚泽烟波冷。
学渊老仙鹤骨清,修筠落木多秋情。夕阳树杪散馀绮,归鸟欲宿哑哑鸣。
尔乌已托一枝安,征鸿暂喜平柯宽。明日飞骞九逵上,请看仪羽天朝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