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山吹笙去不还,空留梯石白云间。尘凡自愧无仙骨,独对岩扉试一攀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十丈游丝春世界,情波溯与春江。棣棠花发满河梁。
嬉春遍解笑,对舞问山香。
镜月亭空空是色,枯禅一悟空王。芙蓉塘外有红墙。
劳伊红豆子,颗颗打鸳鸯。
新霜欺客鬓。记赌酒浇愁,煮茶添润。天涯比人近。
托回文锦字,替传幽恨。云遮雾隐。奈雁足参差末稳。
有疏桐飘叶空阶,送到那边秋信。
休问。雕梁双燕,别后还如,旧时轻俊。拗莲作寸。丝丝断,总难尽。
待更残灯灺,梦中寻路,又被凄蛩唤醒。祗拥衾,欹枕无眠,怨蛾蹙损。
独过长沙去,谁堪此路愁。秋风散千骑,寒雨泊孤舟。
贾谊辞明主,萧何识故侯。汉廷当自召,湘水但空流。
不向东风。不慕春红。澹无言、意懒妆慵。生香难画,真色谁同。
看浅深愁,浓淡泪,墨痕中。
彩云又散,锦城又远,为何人、消损芳容。年华苒苒,昨梦匆匆。
望夕阳边,莲棹去,水云空。
我访朱灵芝,亦访华子期。天扃与地钥,典守麾龙螭。
稚川作四庵,芝房息我疲。诸仙各坛洞,一一贡我奇。
历叩女仙居,白石开岩扉。仙已不我绁,佛岂能我羁。
遂登华首台,花雨何霏霏?五百阿罗汉,云际咸低眉。
草没阿育塔,苔荒阿耨池。遂饮卓锡泉,笑尔头陀师。
乾坤正倾侧,释道皆中衰。我虽不讲学,亦拜四贤祠。
救世仗吾儒,儒言亦卑卑。妖氛海上来,天戈无能麾。
神州若不保,何况山一隅?此山可避世,斯言恐吾欺。
且作十日留,赋我罗浮诗。
玉奴留下唾花乾,夜乾嫦娥入广寒。
不许世人轻著眼,漫教对此细评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