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别青山音问稀,白云流水思依依。不知老鹤巢边树,几度开花几度飞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青山行访到螺山,树拥危楼昼不关。供奉放来随处所,神仙流落在人间。
岂徒正殿惊番使,实有微辞讽玉环。我亦牢骚托诗酒,肯骑鲸背一吟閒。
处士孤怀少往还,平时一刺字多漫。
能容著帽挥谈拂,可见高人礼数宽。
两都词赋两岐歌,神爵循良此更过。吾土风谣非旧日,几年江海不生波。
趋朝人地双龙贵,上计行装一鹤多。野老临岐无限意,酬知惟有颂中和。
高斋语来瞑,偶尔成幽憩。峥嵘石色古,窈窕川流细。
新月在疏篁,娟娟自相媚。顾此群籁寂,恍焉睹真际。
欲叩俄已忘,呼杯但成醉。
城郭谁知涧壑凉,秋天何似野情长。烟峰九叠迎曛紫,云木千章过雨苍。
满地山花清俎豆,高飞溪鸟避冠裳。同游况有天台侣,共绕流泉话石梁。
少年嘉誉冠诸生,白首青衫仅有成。
千里辛勤州县职,一觞凄惨里闾情。
家临颍水花催发,柳绕长堤絮扑行。
寸禄折腰何必去,道存心在即渊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