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戍观练兵

笳吹动江城,将军练五兵。水摇金甲影,风度角弓声。

戎幕斜连海,军麾绕下营。时平严武备,非欲树功名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三日高眠闭小斋,西山一望失楼台。傍岩松竹璚林列,当户峰峦画帐开。

青旆晓誇新酒出,玉蓑寒驾小舟来。披衣闲拓岩窗看,原上鸣弓猎骑排。

邻邑宜初宦,轻轩最便家。亲颜悦萱草,诗料有梅花。

佳兆双飞鶒,夷途万里骅。好培经世业,他日步清华。

明月在檐楹,披衣我独行。如何一步地,偏生万里情。

去去我欲眠,明月不须明。

琼海惊波共客心,百年踪迹在长林。宦情已少閒情溢,自有桃源深又深。

淙淙石脉溜春渠,长日关门扫地居。莲叶漏中兵研汁,木香花底读方书。

丛筠傍屋多臧鸟,小市通江易得鱼。洗墨焚香幽事了,庭莎增草佞浇锄。

本宁别燕中,十见秋草白。忽通应门刺,使我倒双舄。

鸦鬓犹未苍,虬髯顿成赤。寒暄未及展,已进所携客。

轻褣乍飘扬,朱辅吐温晰。晔然一顾盻,光彩映萝薜。

姓疑护儿后,名自长卿得。稍停见隆准,薆语通促膝。

始悟自陶徙,翻称范少伯。纵复紫可怜,宁夺南离色。

不戴远游冠,却杖远游策。黄鹄摩天来,肯作樊笼翮。

剥枣温浊醪,展歌恣欢噱。床头挂君画,袖中出君迹。

神交复会面,数载今一夕。却顾斗柄间,参商当不隔。

勿问王孙归,所愁关尹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