笳吹动江城,将军练五兵。水摇金甲影,风度角弓声。
戎幕斜连海,军麾绕下营。时平严武备,非欲树功名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时序有代谢,晦朔若循环。灵景歘以驰,六龙杳难攀。
舜华曜曦林,蜉蝣息夕寰。流运感人思,履世云孔艰。
菌芝想霞外,孔翠悲笼间。栖遁托素业,韬精保朱颜。
迅彼云螭驾,迟尔冥鸿还。长揖当涂客,去矣归空山。
捆载诗书上小舟,今春准拟作东游。帆开汶水移花岸,路入梁山问酒楼。
到日定知幽兴满,新篇还与故人酬。无端荒歉因循甚,潦倒行装又过秋。
党论喧呶有旧新,时衰鲁道自龂龂。焚山不获蛇臣晋,蹈海难同鹞帝秦。
互市岂贪驰草絮,空城犹算煮盐缗。乘槎乞取支机石,试访成都卖卜人。
起色缘君动,衔杯转自真。材高聊玩世,年少不窥人。
池草诗情晚,岩花酒态新。即论吾党外,谁不傍风尘。
满目平原桑枣馀,那将田地长青芜。黄童逐豕随牛后,白叟乘驴继马徂。
烟树半遮村酒旆,云山常见市廛图。野人自是无拘束,一日三番醉尽壶。
送腊迎春亦是常,独高梅蕊报年芳。风来彷佛逢荀令,月下分明见寿阳。
开遍漫誇千种韵,天然别是一般香。从今漏泄东君意,直到霜前菊蕊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