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露恩宁薄,烟霞思独迷。向人披鹤氅,无分卷龙衣。
女伴愁将别,君王梦亦稀。他年青鸟使,衔表到金扉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朝骑小蹇涉烟村,拥路争看八十身。
似我犹为一好汉,问君曾见几闲人?杨梅线紫开园晚,蓴菜丝长入市新。
莫笑坚顽推不倒,天教日日享常珍。
帝子昔采竹,远游兹栖遁。芙蓉对面青,白云飞不尽。
乔松经千霜,蟠株覆层巘。猿磴风中开,鹤巢烟际隐。
琤瑽一斛珠,天半泻虚牝。迅波走不停,混涵接海唇。
到此始一束,造化巧枢楗。山空樵响答,日落橹声紧。
望望飞来寺,晻霭松门晚。
十载苦吟身,榜头名姓新。柴荆别山友,冠带入朝人。
雪积鹤厅曙,日长花院春。清曹咏诗好,莫厌寄予频。
抽红对白艳无馀,一去上林悔厥初。迹逐风尘梦里尽,香消闺阁雨中疏。
仙禽有意羞衔献,野鹿无知任吐茹。何日芳菲仍满眼,娇然一笑积怀舒。
秋深黄叶里,人去断鸿边。落日低帆影,乡心隔水烟。
山寒江上色,诗澹世间缘。好结临崖屋,观书种秫田。
山阳遗韵在,林端横吹惊。响迥凭高阁,曲怨绕秋城。
淅沥危叶振,萧瑟凉气生。始遇兹管赏,已怀故园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