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中路不穷,迢递入乌蒙。马上看山别,天涯见月同。
昆明波淡淡,金齿树朦朦。异域空相忆,音书几日通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半额微黄金缕衣,玉搔头袅凤双飞。从教水溅罗裙湿,还道朝来行雨归。
堂前春日媚珍盘,稚子相群舞袖斑。斗酒寿亲逢一笑,不知身在市门间。
羁心如秋草,方枯已旋生。良辰过我前,端忧乃无名。
厉厉惊飙严,皑皑山雪明。朔雁流寒影,边鞞动悲声。
古之豪俊人,感此多促龄。我独胡为尔,樽开且徐倾。
平吟怀惠连,默对思公荣。知音不在侧,何以诉中情。
愿为双飞鸿,羽翼不可成。
高垒掩危旌,金钲昼不惊。屯田充国卒,坚壁亚夫营。
驿马连尘起,哀鸿带雪鸣。军中有成算,不敢请长缨。
不知雨后理精神。
捣药年年住广寒,琼浆时吸桂花丹。何人最慕仙家景,移取霜毛画里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