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独倚屏山把玉纤屈,并鸳枕将归期算彻。一自玉人别,瘦骨岩岩,趱过裙腰摺。
【出队子】粉香一捻,不思量难弃舍。语怜檀口口咨嗟,情怨芳心心哽噎,愁压蛾眉眉暗结。
【幺】\\秦欢晋爱成吴越,料今生缘分拙。四时饮饍强捱些,千种恩情有间隔,海洋相思无处说。
【神仗儿煞】菱花半缺,合欢带绝。楚岫云迷,蓝桥月缺。银瓶沉坠,琼簪碎折。锦筝应折弦难接,骖鸾梦宁贴,修鸳简更悲切。紫砚飞香,墨浮兰麝。蘸秋毫撇代喉舌,诉离情粉笺和泪写。
飘红穗。正夜静、蜡影昏如醉。想曾秋院闻筝,也向春城拾翠。
如今惘惘,楼外雨、和愁小门闭。向空王、礼净名经,忏却脂香粉腻。
闻说今夜谁家,有年少群群,舞衫花似。咫尺银墙天样远,情绪懒、懵腾思睡。
正梦著、郁金堂后,那年夜、横波珍重意。又风吹、隔巷娇歌,梦游惊醒难记。
桂棹横江鼓阗阗,公旌节兮临芝田。清波楼上少留连,攀公辕兮扣公舷。
西施丑兮嫫母妍,莫耶钝兮铅刀铦。茝蘅弃置萧艾悬,鸾凤退却鸡雉先。
吁嗟乎,时论倒颠。巢由溷浊蹻蹠贤,使我闻之涕潸然。
白日不照伏波船,薏苡翻作明珠传,公今去兮我将旋。
芝田之水清涟涟,须臾明月出巨川。括山瓯海光娟娟,照公心事如青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