钿弦声里自成行,无那分飞落楚霜。前侣飘零何处在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勾芒司节令,鹑火中星规。
广陌消尘雾,重城集宴嬉。
仙韶闻玉琯,实焰列琼枝。
万国同嘉会,胥庭即此时。
万叶扶疏双干修,植临禅坐色长幽。影分渭北千家月,香散江南一槛秋。
清液冰寒承露结,圆苞金重带霜收。会应登列西州贡,庭实宁无橘柚羞。
剑北山巑岏,刺眼乱矛戟。烟云借光景,稍觉含秀色。
倚樯寄遐瞻,慨我三友益。有怀无与晤,搔首暮云碧。
楼有章亭号,涛来自古今。势连沧海阔,色比白云深。
怒雪驱寒气,狂雷散大音。浪高风更起,波急石难沈。
鸟惧多遥过,龙惊不敢吟。坳如开玉穴,危似走琼岑。
但褫千人魄,那知伍相心。岸摧连古道,洲涨踣丛林。
跳沫山皆湿,当江日半阴。天然与禹凿,此理遣谁寻。
别馆芳菲上苑东,飞花澹荡御筵红。城临渭水天河静,
阙对南山雨露通。绕殿流莺凡几树,当蹊乱蝶许多丛。
春园既醉心和乐,共识皇恩造化同。
穷乡荆棘已多年,此日金汤更可怜。泽及釜鱼春水活,功收刀犊夏畦便。
溪山顿改乾坤旧,风气还看楚粤连。容易敢谈疆理事,吾闻定计十年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