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川今谪去,惆怅复离群。别梦逢京雨,愁心住楚云。
猿声闽树远,帆影越江分。圣主恩波重,多才不弃君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闲行静坐乐谁知,红饭青蔬美有馀。常笑痴人不更事,时时愁叹欲何须。
圣贤何常施,所遇有伸屈。
曲士守一隅,欲以齐万物。
丧非不欲富,言为南宫出。
世无子有子,谁敢救其失。
暮雨萧萧鼓角风,草枯木落雁横空。
每逢九日不胜感,垂近七旬无奈穷。
螃蟹今年犹未有,茅柴我辈亦堪中。
篱边瘦菊青如粟,已胜芙蓉万朵红。
乱吐红芽破碧苔,空山生小远蒿莱。虽无桃李春风面,会有声华御史台。
结佩未须湘水去,掬香都入砚池来。移将九畹神仙种,叶叶花花笔底开。
烂醉归来说贺年,灯灺人散和衣眠。而今冷醒藤床后,未见肩头覆薄棉。
南风昨夜起,吹动木兰舟。底事长江水,年年带别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