浦溆沿村曲,孤帆一片秋。风移篷里轴,影拂水边楼。
鼓枻惊初雁,鸣弦起夕鸥。江湖波浪紧,幸喜见安流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地炉夜热麻䕸暖,瓦釜晨烹豆粥香。不是有心轻富贵,从来吾亦爱吾乡。
崔郎志趣在云林,笔底遥岑自浅深。欹枕不忘图画事,开函又动隐居心。
粉痕白白生云气,黛色沉沉覆树阴。幽思不教忘梦寐,耳边长似有猿吟。
自君之出矣,临轩不解颜。砧杵夜不发,高门昼恒关。
帐中流熠耀,庭前华紫兰。物枯识节异,鸿来知客寒。
游用暮冬尽,除春待君还。
传胪早已擅英声,疏草忠勋答圣明。解组独悬归梓里,下帷曾忆驻蓬瀛。
云霞一片祠宫色,伏腊千年俎豆情。海内共推瞻北斗,高风何但重乡评。
几月舟行久,今朝倦眼开。万峰飞舞处,一片大江来。
三月江南雨满湖,鱼吹花浪鸟相呼。疏灯照水夜明灭,远树入云山有无。
泽国田硗人薙草,酒船风静客摴蒱。柳阴不见垂纶者,却道烟波是畏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