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医何处住,卖药到山城。岁月壶中度,人烟醉里行。
杏林春树晓,橘井野泉清。已饮上池水,何论指下明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近似月当怀,远似花藏雾。好是月明时,同醉花深处。看花不自持,对月空相顾。愿学月频圆,莫作花飞去。
禁鼓初闻第一敲,乍看新月出林梢。
谁家宝鉴新磨出,匣小参差盖不交。
高盖崚嶒驾楚云,骖驔五马五花文。汉庭此日推经术,可是寻常作使君。
从来尘白胜鸂鶒,不解浮沉愧鹭鸶。
今日独留杨柳岸,何年合到凤凰池。
风波自险身常稳,网罟虽多意不疑。
四海五湖皆有分,人多相识少相知。
已分黄冠老,犹为白发卿。登朝耆寿俊,圣学缉光明。
盛德兼和介,高怀了死生。柯山仙窟宅,笙鹤定相迎。
独有成蹊处,秾华发井傍。山风凝笑脸,朝露泫啼妆。
隐士颜应改,仙人路渐长。还欣上林苑,千岁奉君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