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镜何年铸,龙纹积暗尘。
非关磨洗倦,恐照白头人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青蛟蜕骨万条长,玉架盘云护晓窗。外面看来些子叶,中间著得许多香。
一枝缟色分明好,百卉含羞不敢芳。飞杀衔花双海燕,被渠勾引一春忙。
扶杖登高睇望开,履沾馀雨印苍苔。琪花缀露穿岩出,瑶草披云傍谷隈。
峰插碧霄孤鹜落,溪拖练色断霞来。采芝卧石飧仙句,坐看云中驾鹤回。
短篱随岸逶迤转。杉青枫紫山根满。只是不开门。都无人境喧。
遥峰晴缥渺。略彴人来少。独自一凭楼。斜阳数钓舟。
奉劝须看清静经。脱仙模子好搜寻。湛然常寂理幽深。常处真常常应物,自然无欲亦无心。运行日月作知音。
策蹇若华驷,歠漓如上尊。
人皆可尧舜,身自有乾坤。
逢客亦共语,无人还闭门。
千年道术裂,谁复见全浑?
心怜红蕊与移栽,不惜年年粪壤培。
风雨无时谁会得,欲教零乱强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