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妇词

刺促何刺促,东家迎鸾西家哭。

哭声休使东家闻,东家新妇嫁郎君。

满堂笑语看珠翠,夹道风传兰麝薰。

浮云上天花落树,君心一失无回悟。

明知遣妾何所归,饮泪行寻出门路。

青铜镜面无光采,苦心尚在容华改。

东家新妇倾城姿,似妾从前初嫁时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西湖十里孤山路。犹记荷花处。翠茎红蕊最关情。不是薰风、吹得晚来晴。
而今老去丹青底。醉腻娇相倚。棹歌声缓采香归。如梦如酲、新月照涟漪。

吾爱徐聘君,沈冥乃人豪。

诸贤搆党祸,皎皎云鸿毛。

璋生读何书,身隐名难逃。

故宅照湖水,荒坟翳城蒿。

焉知此山中,突兀书堂高。

昨夜薰风入舜韶,君王未御正衙朝。

阳晖已得前星助,阴渗潜随夜雨消。

黑头贪作隐中仙,高谢清时五两纶。物外收将閒日月,人间归去好溪山。

二疏等作挥金计,五柳犹迟倦鸟还。多少有车悬不得,规规钟漏亦胡颜。

玉压帽檐花底春,惜无花下洗妆人。阿娇一掬东风泪,聊仗丹青为写真。

聚头閒日月,逐日信东西。夜泊惊逢虎,晨餐倦乞醯。

灯青千嶂梦,月白五更鸡。耐老前山路,长年送马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