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春

绿树海边楼,年光逝水流。向来携手处,谁是少年游。

池草生还梦,林花落更愁。若为送春去,吟发又成秋。

王恭
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与君非一身,同户恒相忆。而况出门去,宁知南复北。

皎皎明月光,照见东大楼。天风吹绮疏,棂轩一何幽。

上有忧思妇,颓颜怀良俦。中夜郁长叹,悲啸含清秋。

借问怨阿谁,不语弹箜篌。清商激中曲,音响何凄湫。

大弦回阳春,小弦咽泉流。精诚逾金石,烈思扬清讴。

蟋蟀鸣金闺,霜霰披梧楸。日月迅推毂,铅华安久留。

愿为梁问尘,随风入君帱。

要言将谁苦,聊以贻友生。念我二三贤,规我无隐情。

布帆淩晓发钱塘,趁得严风到富阳。山势逶迤将入汉,江流曲折始通杭。

难忘问字扬雄宅,尚忆鸣琴单父堂。半枕梦魂犹不定,泪痕零落鬓丝傍。

夜深群动息,气凉暑渐无。坐觉幽意适,徙倚阁东隅。

正值新晴后,烟树稍模糊。沉沉半钩月,利露幽光孤。

遥望鹿耳门,隐隐平沙铺。少焉月渐升,纷射鼋鼍居。

错落渔火集,闪烁出菰芦。将与疏星杂,上下明空虚。

风静波不兴,海面一镜如。皑皑东方白,拍拍惊啼乌。

骤寒逼衣裳,吾将归吾庐。

巨浪打翻高岸石,狂风吹折古松枝。渔郎要整丝纶钓,好待风恬浪息时。